这时,后座另一名叫秦宇的男同事开了口,好奇地问:“白哥,你以前上过这儿没有?”
白陆笑着摇了下头,“没有。这次是第一次来。”
“害,关於这儿的说法可太多了。”秦宇抱着行李包絮絮叨叨,“都说这地方是全国新兵的噩梦,每个新兵分单位前都要让家里人去祖坟上烧高香,求列祖列宗保佑,让千万别分到青海的昆仑。”
听着两个男人的对话,开车的当地司机慢悠悠地开了口。
他用夹杂着一些方言的蹩脚普通话,说道:“你们都是第一次来这儿哈?”
白陆应了声对。
司机便说:“木石沟这地方哪儿是城镇啊,你别看它有一条街有几个房子几个馆子,就把它当个镇。它就是个歇脚的地儿,让赶路的人有个地方住宿吃饭。”
秦宇又问:“师傅,这地儿高原反应严重不?”
“这个就看每个人的身体啦。”司机说着,有点儿乏,掏出一根两块五一包的五牛香烟,塞嘴里点着,“我们本地人早就习惯了,身体素质好点的外地人,海拔四千以下根本没反应,身体差点儿的,三千开始就要喊头疼。不过你们要去的木石沟海拔四千好几,估计得备点儿氧气袋。”
许芳菲闻不惯烟味,但是知道开长途,司机师傅需要抽烟提神,她也没多说什么,只是默默将旁边的车窗落下些许。
白陆笑回:“氧气袋我们都备着呢。”
“其实也不用备。”司机说,“木石沟家家户户都在卖,喊价都是五十块钱一袋,你们人多买得多,再讲讲价,砍到三十五一袋都没问题。”
秦宇噗嗤一声:“那不行啊师傅,我们待的时间老长了,不自备光靠买,那补贴的经费光买氧气袋都不够用啊。”
一车子人低低笑起来,气氛轻松。
许芳菲嘴角也弯起一道弧,安静望着窗外。
海拔渐渐拔高,天空的颜色也开始发生变化,午后的高原万里无云,一碧如洗。汽车途径的这地界还有人烟痕迹,小村落,嫋嫋升起的炊烟,毛发垂地惬意啃草的黑犁牛,还有公路上偶尔出现的几坨牛粪,一切都如此新奇。
第一次去昆仑无人区出任务,十七所的四个年轻人都很激动,一路上兴奋地说这聊那。然而,在汽车行驶过数个小时后,大家便明显感觉到了不对劲。
越往昆仑腹地深入,车外气温越低。隆冬时节,远处山脉轮廓的萧条逐渐被冷光雪色取代,愈显得苍茫寥廓,神圣神秘。
随着海拔抵达每个人的身体极限,技术小组四人都出现了不同的高原反应。
白陆开始头晕目眩,秦宇出现心悸,同行还有许芳菲一个四科的男同事,叫古俊奇,他是头痛犯恶心。
幸运的是,许芳菲虽然是体质最弱的女孩子,但她的反应却最为轻微,只是有些许耳鸣。
司机咬着烟观望车里一圈,好心提醒道:“你们可以吸氧了,过了这个口子,海拔就是四千三,再不吸容易出事。”
四人警觉,立即让司机师傅靠边停车,从后备箱里取出氧气袋,人手一个地拿着。